疾病關注人數排行 訪客人數:3860966
mail 與專家聯絡  回首頁
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
弓蟲症
疾病代碼: DIS00015
作 者: 林鈺峰、賴治民
中文病名: 弓蟲症
英文病名: Toxoplasmosis
疾病描述: 1. 病原型別:原生動物(Protozoa)
2. 學名:弓蟲症(Toxoplasmosis)
3. 傳染途徑:
主要為經口感染食入被汙染的飼料、飲水造成感染,可經由無脊椎動物機械性傳播,亦能經由受損的皮膚或黏膜造成感染,較少經乳汁感染。
4. O.I.E狀況:表列 (Listed)
5. 通報動物傳染病:否
6. 人畜共通:是
7. 病原摘要:

8. 疾病特性:
弓蟲的發育可以分為以下五個型態,滋養體(trophozoite)、組織囊體(tissue cyst)、裂殖體(schizont)、裂殖子(merozoite)和卵囊(oocyst)。
當中間宿主食入卵囊或組織囊體時,蟲體會在小腸內繁殖,並藉由血液散布全身,蟲體進入細胞後,行孢內生殖,繁殖速度快,此時的蟲體稱為滋養體又稱為速殖子(tachyzoite),滋養體經多次分裂後,會於蟲體周圍形成膜,並在體內臟器形成組織囊體,稱為緩殖子(bradyzoite),組織囊體可長期存於患畜體內。
當卵囊、速殖子或緩殖子被終宿主食入時,會寄生於宿主小腸上皮細胞,並發育成裂殖體,隨後釋出裂殖子,裂殖子於其他上皮細胞發育成雄配子和雌配子後,行配子生殖發育為卵囊,在與糞便一同排出,部分裂殖子會在組織器官內形成組織囊體。而裂殖體、裂殖子與卵囊此三種階段只會在終宿主形成。
9. 流行病學:
(1). 貓及其他貓科動物為中間宿主亦是終宿主,而其他感染的動物則為中間宿主。
(2).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,無明確季節性,牛隻於四季中均可能感染。
(3). 豬及綿羊相較於牛隻,較常感染弓蟲症,此病亦常見於野生動物。
(4). 衛生條件不好及炎熱潮濕的地區,感染率較高。
(5). 人類可能因食用感染動物之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品而感染,若將肌肉組織中的囊體置於67oC或13oC的環境中,弓蟲會死亡。
10.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:
 臨床症狀:
感染的牛隻通常為突然發病,最快在36小時內死亡,體溫可上升至40-41.5oC,呼吸加快,出現腹式呼吸、咳嗽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此外亦可發現感染牛隻出現神經症狀,如肌肉震顫、共濟失調、行走困難或後肢麻痺無法起身,牛隻反芻停止、食欲不佳,有流涎、流淚及結膜炎等臨床症狀,且會造成懷孕母牛流產。
肉眼病變:
感染牛隻可於腹部及四肢內側發現紫紅色的斑塊,後肢或全身出現水腫,全身淋巴結腫大,可見出血點,肝、脾和腎可見結節形成,胸腔和腹腔有液體蓄積,胃腸道黏膜脫落,並有出血的情況,流產的胎兒呈現水腫樣。
 顯微病變:
臟器出現多發局部壞死灶,小腸可見潰瘍性、纖維素性炎症,若弓蟲於腦組織中形成囊體時,可見非化膿性腦炎及圍管現象,慢性病灶可見肉芽腫性結節形成。
預防控制方法: 1. 落實生物防疫,禁止貓、鼠及野生動物進入場內,避免與之接觸,防止飼料、水源汙染。
2. 定期清掃牛舍,保持乾燥清爽的環境,避免弓蟲生長。
3. 定期檢疫、監測,若發現有陽性病例,予以隔離或有計畫性淘汰。
4. 人類在處理生肉時,需煮熟再食用,避免食入弓蟲囊體而造成感染。
相關圖片:
弓蟲生活史
浮游法,鏡檢下的卵囊
牛、羊及鹿流產胎兒
參考文獻: 1. 林范澤。以死胎、流產為主的繁殖障礙性牛病。引自:王新、王春仁、王相友、仇建華、冉旭華、付世新、朴范澤、朱戰波、劉振華、陽玉英、吳凌、余麗雲、張洪友、邵紅、范春玲、周玉龍、周永平、武瑞、鄭家三、侯喜林、聞曉波、夏成、倪宏波、徐闖、催玉東、樊兆橋。牛病類症鑑別診斷。北京,中國農業出版社, 217-232,2008。
2. 方柏雄。弓蟲症。引自:潘銘正、林良恭、劉振軒。媒介重要人畜傳染病的有害生物哺乳動物篇。台北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、中台科技大學、國立台灣大學,230-230,2008。
參考連結:
檔案下載:
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版權所有 © VRI All Rights Reserved
25158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76號‧TEL:0800-068112、+886-2-2621-2111、(02)2621-2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