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病關注人數排行 訪客人數:3860603
mail 與專家聯絡  回首頁
友善列印 友善列印
牛流行熱
疾病代碼: DIS00003
作 者: 黃陳浩、賴治民
中文病名: 牛流行熱
英文病名: Bovine ephemeral fever
疾病描述: 1. 病原型別:病毒 (virus)
2. 病名:牛流行熱 (Bovine ephemeral fever)
3. 感染途徑:非接觸性傳染,以糠蚊 (Culicoides, midges)為媒介。
4. O.I.E狀況:非表列(Non-listed)
5. 通報動物傳染病:不需通報
6. 人畜共通:否
7. 病原摘要:

病毒僅1種血清型,具封套,呈圓錐狀,易被酒精、乙醚不活化,利用高溫或低pH值可將其殺滅。但於-70℃仍長時間具感染力。
8. 疾病特性及流行病學:
疾病特性:
由牛流行熱病毒 (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, BEFV) 病毒引起的一種發熱性急性傳染病。以高熱、呼吸困難、跛足為特徵。主要感染動物為乳牛、黃牛、水牛,偶有鹿之感染病例。所有不同品種、性別、年齡之牛隻均可能感染此病,其中以3-5歲的牛隻最易感染發病。
流行病學:
本病屬於地方性流行性疾病,1906年在南非首次發表,而後在肯亞、印度、印尼、澳洲、日本等國家及亞洲熱帶、亞熱帶地區均陸續發生。現今於非洲、澳洲普遍,在東半球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亦有疫情報告。台灣於1967年首次爆發流行,而後在1984年、1989年、1996年、1999年及2001年均曾爆發大流行,並造成5%之患病牛隻死亡。本病在蚊蠅多的夏季和初秋較為常見。高發生率 (約10-50%),低死亡率。
9. 臨床症狀及病理學:
臨床症狀:
潛伏期約2-3天,在發病未發熱前,臨床常見背肌、後軀幹肌等處有輕微寒慄現象,隨後產生發熱症狀,體溫陡升至41 - 42℃,同時出現眼鼻分泌物增加、眼結膜充血腫脹、眼睛畏光、鼻鏡乾燥、大量流涎及口角流出黏液泡沫等現象,發熱持續約2 - 4 天後體溫下降。部分病牛明顯衰弱,四肢關節腫脹疼痛,行走時步態不穩,嚴重者倒地不起。呼吸系統障礙亦為本病之特徵,患病牛隻會呈現呼吸急促 (70 - 110 次/分)、氣管也會因病毒的感染引起炎症反應,嚴重者受大量泡沫性黏液影響而引發肺氣腫,甚至窒息死亡。此外尚有喉頭部位疼痛,以致拒絕吞嚥、停止反芻、泌乳量減低、妊娠牛流死產等症狀。通常能在1週內自癒,死亡率低,然急性病牛可能在發病後20小時內死亡,多發生在流行初期。
病理學:
肉眼病變可見呼吸道黏膜顯著充血、腫脹、並有點狀出血,氣管內充滿大量泡沫樣黏液;肺部腫大,有不同程度之肺水腫、間質性氣腫及肺充血。淋巴結腫大及出血、心肌出血、心包膜積液;肝、脾及腎等實質器官輕度腫大,有局部壞死灶;消化道黏膜潮紅充出血。顯微病變於肺臟可見肺小葉間隔水腫、肺泡腔有纖維素樣物質蓄積,肺泡壁變薄、氣管腔嗜中性球浸潤;於心臟可見心內膜及心肌之局部出血灶及單核炎症細胞浸潤。
預防控制方法: 1.依免疫適期按時接種牛流行熱不活化疫苗 (高生、全亞洲、獸醫研究所),母牛配種前及懷孕後一個月肌肉注射一劑。仔牛於4至6月齡接種兩劑牛流行熱疫苗 (兩劑間隔4週),其後每半年 (於春秋兩季,約3月及8月) 各補強注射一劑,維持牛隻足夠之抗體力價。若遇疾病流行年,則宜縮短為每4個月補強注射1劑。
2.落實病媒防治,強化牧場環境及衛生管理:糠蚊為主要傳遞媒介,應隨時做好牧場周圍之環境清潔、疏通溝渠、滅蚊等衛生管理措施,視牧場蚊蟲密度及面積吊掛足夠之燈光誘集器,亦可使用除蟲菊等殺蟲劑。
相關圖片:
糠蚊 (Culicoides, midges)
病牛流涎、張口呼吸
眼鼻分泌物
患病牛跛腳、臥地不起
肺氣腫病灶
心內膜點狀出血
肺泡壁變薄
心內膜炎、單核炎症細胞浸潤
患牛血液接種 BHK-21細胞呈現CPE 後以負染色於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約 150nm呈子彈狀桿狀之病毒粒子Rhabdovirus
參考文獻: 1. 潘銘正,蔡向榮。牛流行熱。引自:簡明獸醫傳染病學,第二版。台北,藝軒,310,2005。
2. 劉秋明。牛流行熱。引自:牛病-牛病的診治和預防。台北,五洲出版社,96-101,2007。
3. 謝耀清,陳世輝,莊惟超,李儼峰,蔡耿宇,蔡信雄。病例報告:牛流行熱。台灣獸醫誌 (3),185-194,2005。
參考連結:
檔案下載:
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版權所有 © VRI All Rights Reserved
25158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76號‧TEL:0800-068112、+886-2-2621-2111、(02)2621-2111